如何通过“酒标”判断一瓶酒的好坏?

2017-08-25

  每逢佳节亦或是亲朋好友聚餐,饭桌上必然少不了酒水助兴。然而喝的酒品牌不一、品质迥异,有的酒喝了是一种享受,有的酒喝一口整个人都不好了。那么,如何在喝之前先判断酒的好坏,让自己以后少“遭罪”呢?看酒标,是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,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酒标中的秘密。


先看酒标是否合格


  酒标是酒的“身份证”,上面记载着一瓶酒的基本信息,与真正的身份证一样,有些内容是国家规定必须要清晰标注的。如果信息不全,或信息含混不清、互相矛盾,酒标就不合格,这瓶酒的真假也就值得怀疑。


  酒标有哪些信息是必须要标注的?


  根据新版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GB7718和国家食药监局2013年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除了名称,以下几项也是必须要明确标注的信息。


  1、酒精度

  2、净含量

  3、原料

  4、生产许可证标志及编号

  5、产品标准号

  6、质量等级

  7、生产日期

  8、贮存条件

  9、产地

  10、联系方式

  11、酿造工艺

  12、警示标语


  “商品条码”虽然不在要求范围之内,但由于商超等各种销售平台需要,因此厂家会主动标注。如果这些信息,都清晰、明确地标注在酒标上,那就可以初步判定,这起码是合乎国家规定的产品。至于酒体的好坏,咱得往下说。


通过“酒精度”进行判断


  常见的白酒,酒精度从33度到68度,跨度非常大,不少人见到高度酒就心生怯意,见到低度酒便觉得可以开怀畅饮。实际上,我们应该做的恰恰相反。


  一堆高粱,从“原料”酿造成“酒”,最好的那部分酒体就是50多度,再经过5年的窖藏挥发,它的度数刚好是52度、53度,所以我们看到,各大品牌白酒中,高档一点的产品基本都在50度以上。


  而低度酒,是用高度酒或纯食用酒精勾兑出来的。46度以下的白酒,水味已经非常明显。喝低度酒,看似可以少摄入一些酒精,但实际上,不仅会不知不觉喝多,还会喝下香精香料等添加物,喝多了反而对身体有害。


  因此,了解酒的人,通过酒精度数,就可以初步判断出它是什么样的酒,喝了对身体是好是坏,还有它的口感大致怎么样。


通过“原料”进行判断


  以往,我们见到的大部分白酒,酒标的“原料”里面,标注的都是高粱、小麦、水。实际上,这个“大部分”中的大部分白酒,并不像它标注的那样,由高粱、小麦、水生成,而是用酒精勾兑出来的。所以,从酒标的“原料”上看不出酒的好坏,导致白酒市场鱼龙混杂。


  鉴于这种乱象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,为了严格规范白酒标签,2013年,国家食药监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规定: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(液态法白酒),其配料表必须标注食用酒精、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,不得标注原料为高粱、小麦等。以固态法白酒(不低于30%)、食用酒精等勾调而成的白酒(固液法白酒),其配料表必须标注使用的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等内容,不能仅标注为高粱、小麦等。


  因此,以后看到新出的白酒,只要“原料”是高粱、小麦、水,就说明是粮食酒;如果有食用酒精这一项,那就是勾兑酒。


  需要说明的是,并非用食用酒精勾兑出来的酒就不好,用优质食用酒精勾兑出来的白酒,可能比一些劣质的粮食酒都要好喝。因为,酿酒过程中既产生精华,也产生糟粕,优质粮食酒固然是取其精华,其糟粕往往也被一些酒商利用,假借粮食酒之名销售。


  但是,因为酿造出来的粮食酒比勾兑酒成本高出许多,所以,总体而言,粮食酒的品质普遍较高,也更有保障。因此,通过看“原料”选择粮食酒,仍然是一个很靠谱的方法。


通过“产品标准号”进行判断


  “产品标准号”,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代号,它反映的是酒厂在生产酒的时候所执行的标准。包含的信息有:


  1、是什么标准?国家标准、地区标准、行业标准,还是地理标志?

  2、是什么香型?酱香、浓香、清香、米香、芝麻香……

  3、是什么工艺?纯粮酿造,还是酒精勾兑?


  那么,如何通过白酒所执行的“产品标准号”,来判断酒的好坏呢?


  首先,是什么标准?以GB/T开头的,是国家标准;以DB开头的,是地方标准;以NY/T、SB/T等开头的,属于行业标准。比如DB52是贵州省地方标准,DB52/526-2007只能代表产自贵州的酱香型白酒;DB53是云南地方标准,DB53/T92-2008代表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。与此同时,地理标志产品,也有明确的地域色彩,比如GB/T 21820-2008代表舍得白酒,GB/T 21822-2008代表沱牌白酒,这些酒的质量都与产地密切相关。因此,可以通过看“标准号”,来衡量酒的真假好坏。


  其次,是什么香型?经过不断细分,我国白酒香型目前已有12种之多。比如:GB/T 26760-2011 代表酱香型白酒,GB/T 10781.1-2006代表浓香型白酒,GB/T 10781.2-2006代表清香型白酒,GB/T 10781.3-2006代表米香型白酒……香型之间没有高下之分,但不同香型的白酒,对假酒、差酒的免疫力却不同。就酱香型而言,它的香味是在酿酒过程中产生的,很明确,想通过造假获得这种独特的味道几乎不可能,即便是酒体次一些,它的味道也有变化,因此很难有假酒。而对于浓香型来说,只要香味浓郁就好了,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,因此很容易造假,这也是假酒、次酒多为浓香型的原因之一。


  第三,是什么工艺?“产品标准号”除了体现香型,还能区分酿酒工艺。如果酒标上出现GB/T20821-2007,说明这瓶酒是液态法白酒;如果出现的是GB/T20822-2007,说明是固液法白酒。如果标准号只有代表香型的编号,“原料”里面也是高粱、小麦、玉米、水等等,说明是粮食酒。


通过“酿造工艺”判断


  上面提到了“液态法白酒”、“固液法白酒”,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这是些生词。以往,这些表示酿酒工艺的词“藏在深闺人未知”,根本不会在酒标上出现,自从有了2013年的《通知》,才开始被标注出来。


  那么,这些信息的公开,有什么意义呢?又怎么通过它们来判断酒的好坏?这就涉及到了酒的“酿造工艺”,也是判断一瓶酒品质优劣的根本。


  目前,我国的白酒,可以根据酿造工艺分为三种:固态法白酒、液态法白酒、固液法白酒。


  固态法白酒,是指将高粱、玉米等原料,以两半或破碎的颗粒状态进行发酵,经过多道工序后,酿成白酒。固态法白酒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粮酿造白酒,酒体的香味、口感是自然生成,不用额外添加其他物质。


  液态法白酒,是指采用食用酒精,依照技术手段,与水勾兑成酒,通过额外添加香精香料、糖蜜等物质,调成各种度数、香味、口感的白酒。


  固液法白酒,是指用食用酒精、水,与固态法白酒进行勾兑,添加香精香料、糖蜜等方式勾兑成的白酒。按照国家相关规定,其中固态法白酒的含量不能少于30%。


  由于生产方式、生产原料、生产周期、人力、物力等成本的制约,通常认为,固态法白酒质量最好,固液法白酒次之,液态法白酒最差。所以,可以通过观察酒标上白酒的酿造工艺,来判断一瓶酒的好坏。


  总而言之,酒标上的信息,不仅是国家规定,也体现着厂家的态度。有的厂家惧怕它,刻意把酒标信息处理得含含糊糊,似乎要隐瞒什么;有的厂家则主动把更多信息标注出来,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这瓶酒。在这方面,凤锦桥酒的做法让人钦佩!不仅在凤锦桥酒上标注出了国家规定的内容,还把能够体现白酒质量好坏的“粮酒比”、“曲粮比”、“窖藏方式”、饮酒体感等等,都清晰明了地列了出来,让不懂酒的人,也能一眼分辨出酒的好坏。


  酒标,是我们了解一瓶酒的入口。当我们拿到一瓶未开封的白酒,要快速判断它的品质优劣,最好的方法就是看酒标。以上内容,介绍了如何通过酒标基本信息、酒精度、原料、产品标准号、酿造工艺来判断一瓶白酒品质的好坏。希望这些知识,能够帮助大家在选择白酒的时候,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

分享